6月6日,蟄伏了好幾年的馮唐帶著《女神一號》在北京冒頭了,讀者見面會座無虛席。“如果將《萬物生長》的內容比作大學,那么新書則是講述青春之后的‘早中年前的危機’。”依舊頂著圓寸大腦袋的“文藝男神”如是說。
就在幾天之前,瑪莎拉蒂北京金融街城市展示廳悄然關門。不過這樣的消息夾在股市“過山車”、車市價格戰、“東方之星”客輪長江傾覆、一年一度高考又臨等頭條之中,或許鮮有人關注。
在勞斯萊斯、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等超豪華品牌展廳陸續從京城金寶街銷聲匿跡之后,瑪莎拉蒂也撐不住了。在GDP高速增長那幾年興起的黃金地段的城市展 廳,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和“反腐”的愈演愈烈,曾經金碧輝煌的門臉,如今要么人去樓空,要么江山易主,恰似豪車市場遇冷的現實縮影。《桃花扇》里 蘇昆生那段北曲唱得應景,“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超豪華品牌在中國還遠沒有“日薄西山”。畢竟,國內富豪的數量仍舊與日俱增,可供挖掘的市場潛力還大著。就說瑪莎拉蒂,2014年全球賣了36500輛,同比增長了136%,在其第二大市場中國銷售9400輛,同比攀升了148%。
然而中國豪車市場近來隨著車市的整體不景氣逐漸縮水、競爭加劇、馬太效應凸顯也是不爭的事實。從2013年開始,部分超豪華品牌就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 比如賓利由2012年的增長23%轉為下降2.8%,蘭博基尼同比下降16.7%,法拉利則下跌近三分之一。到了2014年,超豪華陣營的兩極分化更為明 顯,除了銷量大漲的瑪莎拉蒂之外,邁凱倫增長超三倍,保時捷上揚25.4%,而蘭博基尼等則仍舊下跌不止。
借用馮唐的比喻,經歷了過去幾年在國內青春期一般的快速“發育”,超豪華品牌也迎來了“早中年前的危機”。前些年車市火爆的時候,各大車企春風得意揮金如 土,建新廠擴產能砸廣告,各種塑造品牌“高大上”形象的展廳拔地而起,連員工的年終獎都高的嚇人,可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何其 瀟灑;如今中國汽車市場漸漸邁向成熟,增速放緩競爭加劇,價格戰硝煙四起,經銷商日進斗金的時代宣告終結,超豪華品牌也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了。
當年爭先恐后地要在寸土寸金的金寶街、金融街擺個“鋪子”,花上一年至少五六百萬的運營成本,主要是為了集客和展示品牌形象。但北京限牌以后,本地豪車銷 量縮水明顯,加上經濟不景氣“快錢”難掙和反腐之風的影響,城市展廳對于銷售的實際意義已經不大,成了名副其實地“賠本賺吆喝”。如果沒有廠家的額外支 持,經銷商只能“割肉止損”。
實際上,城市展廳關門對銷量還在持續增長的保時捷、瑪莎拉蒂等超豪華品牌也算不上重傷,而是經銷商在整體市場環境惡化下的正常自保,真正的問題在于利潤率和售后。
拿瑪莎拉蒂來說,2013年其利潤率還只有5%,2014年提升到了10%左右(坦白說,這樣的利潤率也不算高),這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快速增長起了重要 作用,因為同一款車型在中國和海外市場的售價差了2~3倍——畸高的價差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正是豪華品牌將中國視為必爭之地的最大原因。但隨著政府對豪車 市場的反壟斷調查不斷深入,這種高利潤能否長期持續還是未知數。
另一個掣肘則是售后服務跟不上在華保有量的增長。前年青島車展,車主因經銷商在維修過程中將配件“以舊充新”而現場怒砸瑪莎拉蒂;去年杭州一位瑪莎拉蒂 Ghibli車主向消協投訴新車三個月維修未果,都反映出了瑪莎拉蒂售后服務能力不足。今年上海車展期間,瑪莎拉蒂銷售總監高孟雄經也表示將2015年作 為積淀之年,“重點工作是強化客戶服務和體驗”。
最近,北京又傳出了“車位購車”的傳聞。隨著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對于購車的政策限制越來越多,超豪華品牌的在華銷售網絡布局可能要做出一番調整。而實體 經濟下行、股市吸金、反腐和國家輿論導向等對奢侈消費需求的長期抑制,無疑將加劇豪車市場的競爭。比如在火爆的SUV領域,瑪莎拉蒂即將上市的 lavente,與保時捷卡宴,還有賓利和蘭博基尼未來將推出的SUV車型,都將展開混戰。若是從大眾和菲亞特站隊的角度來看,這一出堪比“三英戰呂 布”,而外面還有去年恢復了一點元氣的法拉利,以及勞斯萊斯、邁凱倫,和虎視眈眈的奧迪、奔馳等等,未來的激戰恐怕會非常戲劇化。